鲎在广西北部湾

作者: 来源: 2018-04-03 10:18:05

 

鲎,一种被誉为“活化石”的古老生物,从4亿多年前走到现在,正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命运。目前,中国广西北部湾正大力采取保护措施,努力留住鲎。

从活化石到濒危物种

早在原始鱼类刚刚问世、恐龙尚未崛起时的数亿年前,鲎就生活在地球上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虽然地球历经了沧桑巨变,与它同时代的动物大都进化或者灭绝,但它却依旧形态如故,变化甚微,因此被称为“生物活化石”。

日本人把鲎叫做“铠甲武士”,他们认为鲎是武士灵魂的化身。而鲎的确有如武士一般的“忍术”。首先,鲎体型硕大,这使得它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具有天然优势,不易被其他动物攻击、蚕食。它拱门形状的外壳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,还为它提供了一个偌大的空间来装载东西。其次,鲎有10只眼,感官极其敏锐,它在最黑暗的地方都能“看”得见。

最精妙的是,鲎的血液演化出了保护机制:如果鲎的身体受伤,血液中的变形细胞会把细菌凝结,进而杀死它,这也是鲎可以存活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,是鲎在数亿年的生存繁衍中为自己撑起的保护伞。

但即便如此,如今,从浙江沿海到广东、福建沿海,鲎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了。大量的工业建设破坏了鲎的栖息环境,相应的生态功能也随之丧失;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加大,沙滩被开发为景区,大量游客涌入,打破了生态平衡;养殖产业的发展使得赶海作业人群数量不断增加,渔具、捕捞方式也越来越先进,鲎的数量越来越少。

许多地方鲎的数量在减少,而滩涂广阔、生物量巨大而开发速度相对较慢的广西北部湾,目前成为鲎在中国最后的避难所。

从一己之力到众志成城

林吴颖作为广西美境自然北部湾滨海生态系统保护项目的项目经理,自2013年以来,每年都要到北海开展鲎保护方面的宣传活动。2013年4月,林吴颖和她的团队首次来到北海“踩点”,将北海列为未来鲎调查的主要调查点之一。每年来,她都会带着工作人员到滩涂上开展野外调查,捡鲎也是他们工作内容的一部分。

“渔民每次在岸边整理渔获时,渔网上的大鲎会被卖掉,小鲎会被顺手扔到岸边或垃圾堆里。”林吴颖说道。因此,她每年来这里开展野外调查时,都会在岸边走一圈,把渔民扔掉的鲎捡起来放归大海。

这显然是一个漫长又艰苦的过程。对林吴颖和她的团队而言,除了身体力行地参与物种多样性监测和调查解决突发事件外,她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:举办大型活动、科普环境保护知识、引导人们进行自然观察、体验物种救助行动……除了以此来发动公众参与外,融合多方力量、形成联动更是必不可少。

一直以来,沿海地区的人们对海鲜总是情有独钟,为了倡导人们保护濒危动物,2016年8月,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发起了“不吃鲎”餐厅消费倡导活动。这次活动中,政府相关部门、企业、非政府组织和媒体联合行动,使“一方力量”升华为“多方力量”,累计影响消费者超过10万人。

有一次,当林吴颖再次来到北海调查、捡鲎时,她惊喜地发现,部分渔民主动加入了捡鲎的行列。更令她欣慰的是,一些渔民在靠岸后,会仔细清理渔网上的鲎,然后把它们放归大海。

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

除中国鲎外,被人称为“湿地博物馆”的北部湾滨海湿地,还孕育着无数有趣而神秘的滨海湿地动植物,如反嘴鹬、海草床,甚至还有黑脸琵鹭、黑嘴鸥、文昌鱼等濒危野生动物。

2016年7月7日,《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(试行)》正式实施,旨在严格保护湿地和湿地生物,并明确表明追责范围。当年10月23日,广西省北部湾举办了首届赏鹰节。主办方的目的在于通过吸引更多公众关注猛禽,让冠头岭上从此枪声绝迹,带动居住在这里的百姓们共同保护野生鸟类。

去年6月起,以“海岸清洁,减少不可降解产品的使用,保护海洋动物”为主旨的一系列海洋公益活动开展,截至去年底,活动累计清洁海滩约15.4万平方米,清理垃圾约5.62吨,解救鲎31只。

今年2月14日,广西省出台《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》,要求到2020年,每个县至少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一处以上,或设立湿地保护小区两处以上,并建立保护管理体制,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,湿地生态功能不降低。

如今,广西人已经积极行动起来,“不吃鲎”,主动参与救助,并且积极举报危害生态的行为;参与诸多有意义的保护行动……大家都意识到,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各项功能的关键,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、发展的基础。

《 人民日报海外版 》( 2018年04月03日 第 08 版)

 

相关文章
精彩导读
热门资讯
最近更新